NEWS最新消息

2021/01/15 燃起學術熱度~運動教育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的思維與經驗Part2

運動人文社會科學講堂in NTSU
主題:燃起學術熱度~運動教育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的思維與經驗Part2
主講:東華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 徐偉庭副教授
主持:潘義祥教授/國立體大體育研究所
日期:2021年1月15日
紀錄:張怡雅
一、人生經歷
(一) 大學找許多幼稚園教圍棋,進入國立體育大學就讀碩士,擔任計畫助理,包括教學卓越計畫、高中體育課教科書、高中體育班運動學概論課程綱要,以及教育部校園圍棋推廣計畫(義工),同時也通過教師檢定考,這些經歷讓我學習到如何推動計畫、結案等經驗,而在博班畢業後,在找大學教職的工作時,擔任義工的經驗成為最大的助力。
(二) 土法煉鋼的探究TPSR:為了弄懂TPSR責任模式,完成了幾十篇的英文文獻,因此成為國內最懂此模式的學者,且最懂他的本質以及了解他的研究缺口。
(三) 職崖之路:推銷自己,毛遂自薦是可以嘗試去做的,不要怕被拒絕、已讀不回,接著經過師長的推薦來到佛光大學,因緣際會之下佛光大學校長要推動圍棋這個項目,而在大學擔任圍棋義工時獲得了不少經驗,因此加入了推動人員且備受重用,並舉辦多項全國賽事,甚至邀請國外選手來台進行交流,還有在佛光大學成立圍棋班,推廣過程中連結很多企業的董事長推廣圍棋,也邀請到來自於泰國大企業的企業家與佛光大學大師見面,因此促進了佛光與泰國在其他方面的合作上都相當順利。
(四) 有時候會覺得現階段做的事情沒有意義,但其實現在是不曉得的,可能在未來某一天會因為這個種下的種子,而有不同的成長及助力。
二、外在動機
(一) 為何要投稿國際期刊?除了學校需要或特殊背景等等,如果沒有任何其他的成就將會成為求職之路的一大障礙,因為現今多數大學應聘教授都需要這些條件,門檻也會越來越高,因此發表國際期刊是未來求職很大的助力,亦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
(二) 在讀博班階段寫出多篇有品質的論文,申請到政府補助,因此去到了國外很多夢寐以求的地方,像是聖母峰、以色列等地方,獲得很多異國旅遊經驗,大開眼界,感謝政府給他很多特別的經驗(比利時歐盟總部前,與大家一起逃離等等…)
三、內在動機
(一) 從自我決定理論來看,你有內在動機的話比較會有投入、安適、努力等正向反應,而從我的經驗來看,當獲得的成功經驗越多的時候,動機會從外在轉變到內在,且變得更加正向,而要有勝任感就應該做出什麼樣的研究呢?鼓勵大家嘗試挑戰國內沒人做的東西,當找到並做完時,會獲得很多的成就感及自我肯定,做出來的東西經過自己的探究,讓國內其他研究者也能加以探討,鼓勵博士生們可以朝向這個方向去做,之後就能讓自己產生更多的正向改變。
(二) 雖然TPSR已經在國內廣為受用,但依然有不足的地方,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很多時間在反思、討論,該如何解決?身體活動量不足怎麼解決?
(三) 現今的研究常有A模式+B模式等研究,但在既有的模式上,存在什麼問題,缺少什麼效益,必須明確的說明,才能做出具有意義及學術貢獻的研究,被專家學者們所接受。
(四) 找研究的途徑:有國外學者提出無動機模式,裡面有四個架構,為何學生在體育課中缺乏動機?1.自我效能低、2.努力信念、3.沒有價值、4.沒有吸引力,從這四樣東西裡面,你能看到什麼可以做的研究?有無學術敏銳度,有沒有在過去的研究沒人做過的,應該要找一個有理論基礎的研究缺口。那像是自我效能,已經在過去很多人做過這項研究,但國外在做的是探討不同層次,如:他人效能、關係效能、集體效能,皆是從自我效能延展出來的。還有讀完這麼多文獻之後,你感興趣的是什麼?你是否可以針對你感興趣的主題發現新的東西、發展出理論,且發展到不同層次。
(五) 量表中文化:將外文的測量工具提供給大家在國內做使用,這也是對學術非常有意義的貢獻
(六) 勉勵研究生:有沒有要留下來唸博士,沒有的話繼續留下來讀碩士吧!
l 體研所109學年度第一學期的學期反思與未來行動的座談會
這學期的書報課非常的豐富,有演講、聯合年會以及兩位校長專題演講的教學實踐論壇等活動,讓所有的博碩班學生都收穫良多。透過演講者所傳達的內容與生命故事,讓我們在生涯規劃以及未來的自己計畫有所反思;而透過演講者的臺風和簡報,讓我們可以應用其報告技巧在我們未來的口試中。每週的聽講與實務分享、經驗分享,都深深影響每位聽講者的生命,溫暖了星期五的夜晚。而這學期也非常感謝校長與所長的陪伴與勉勵,令我們對研究與運動知識有更深一層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