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0/11/27 運動教育國際期刊出版平台及投稿審查經驗敘說

運動人文社會科學講堂in NTSU
主題:運動教育國際期刊出版平台及投稿審查經驗敘說
主講:東華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 徐偉庭副教授
主持:潘義祥教授/國立體大體育研究所
日期:2020年11月27日
紀錄:張怡雅

分享自身經驗談:

一、需要什麼條件才能投稿至國際期刊呢?

首先要有豐富的資源,例如:金錢,像是發問卷若你沒有給一些獎勵的話,很少人願意幫你填問卷,然後問卷收回之後,自己可能也沒時間慢慢KEY資料,也可能需要請同儕或工讀生來幫忙輸入,這也是一筆花費,再來好不容易寫完論文了,比如寫成英文的,可是要把它變成可以投稿到國際期刊的論文,可能也要找專業的編輯公司幫你改論文,這也要花很多的錢,但如果沒有很多錢怎麼辦….?這時候需要貴人相助,若沒有貴人相助又沒有錢大概論文也產不出來,當然也還有可以申請科技部計畫,但申請過程也要有貴人相助,所以貴人真的很重要。


二、在社交障礙下,所遇到的貴人相助,並感恩師長的提攜:
在社交障礙下,常讓與自己較少互動的他人或師長覺得難相處、常常什麼聚會都不參加,見到面也不熱絡,但這是本身個性,也有想要改進,但就是有這個障礙在,但其實認識久了就比較不會有這個問題,不過在一路上遇到非常多的貴人相助,從大學階段一直到碩博士階段再到畢業之後其實都遇到非常多且努力認真提攜我的師長,像是我的博士階段就遇到了一盞明燈,也就是周校長,他不只是在論文上給我支持,在感情及生活等等的學習階段所經歷的酸甜苦辣過程,周校長都給予我非常多的支持,另外還有適體系的陳文長老師,只要我有金錢上的困難就會提供我所需要的協助,都跟他開玩笑說是我的體大ATM呢~他在那時候真的在做論文的經濟上給我很大的支持,接下來是潘老師也給我很多的支持,只要我回收問卷,潘老師就給我SPSS檔案,讓我省了非常多的麻煩,而且我認為潘老師真的是一位心靈修練與勵志大師,我常常遇到各種的困難或不如意的地方,但潘老師總是讓我用一種正面的心情去看待這些挫折跟阻礙,這部分總是讓我有非常大的啟發,還有一位周校長女兒在協助我寫出英文論文上也幫忙了很多,我真的是一路上太多的貴人,讓我非常感恩。


三、攻讀博士的歷程,分享本身的努力及靠著政府的獎學金學習:
在博士階段,擔任各種計畫專任助理行政上的經驗,讓我在之後擔任計畫主持人時幫助非常大,我也在校內外擔任各種社會服務的工作,在這三年半也在各個學校兼課,也把80個學分修完,得到體推系的二年制體育系學位文憑,雖然成果是好的,但過程也是非常艱辛的,我常常這樣勉勵我帶的研究生,我為什麼能這麼快拿到博士學位呢是因為我沒有在滑手機,當時不知道什麼是滑手機,全心投入在研究當中,過了很久才換成智慧型手機,那我在修讀過程中,也有附加的一些我很滿意的地方,就像靠著政府的補助,包括體育署、科技部讓我到世界各國參加研討會,因為我自己非常喜歡出國,所以我覺得讀博士真的還有這些附加的價值。


四、精讀TPSR國內外文獻,建立屬於自己的資料庫
當時發現TPSR在國外明明很盛行了,但在國內卻沒有人提到,因此跟周校長報告,周校長也讓我全心投入在TPSR建立一個品牌,所以我也怕讀太少TPSR的文獻會曲解原創的對於TPSR的定義及見解,所以我做了一件非常努力的事情,我把幾十篇的TPSR文獻從頭到尾一句一句翻譯成中文,這過程很吃力也花了非常多的時間,但成果也是很豐碩的。


五、分享投稿經歷,勉勵研究者持續投稿,抱持不放棄的精神:
因為當時全台灣不會再有一個人比我還了解TPSR這個主題,至少在那個時候我是非常有自信的,但雖然那時候信心滿滿的投稿大專體育學刊,就馬上被退稿了,雖然覺得自己找到了這麼棒的主題,而且做了一個我很滿意的研究,但主編還說兩個審查者都建議不通過,所以直接退稿,但我還是對我自己的研究有信心,雖然體育界的期刊容不下我,那我嘗試去投教育學門的課程與教學季刊,他是教育學裡的TSSCI期刊,也順利了投稿成功,所以這邊跟大家分享,被退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用覺得沮喪,退久了就習慣了,太快被接受反而不習慣,就是一直投,研究就像是一個藝術品,總會有人欣賞有人不欣賞,那遇到不欣賞的也沒關係,就是去修改再修改,總會遇到有人欣賞的。


六、找不到研究主題的時候,這時候的思考方向可以怎麼思考:
跳脫另一種思維去看你的研究,像我當時在做TPSR研究時,發現已經非常多研究證實了TPSR是有效的,那這時候如果再做檢驗TPSR有沒有效的研究的話,那你只是眾多研究中的再多一篇而以,審查者也會認為過去的研究成果已經足以回答你想回答的問題了,你為何還要做?這時我反思了另一個問題,那為什麼TPSR有效?另一個為什麼TGFU有效?好像過去的研究並沒有很直接地有明確說法能夠解決提出這樣的問題,再另一個,當你的統計跑完了發現沒有顯著,那你的研究就是不好的嗎?其實不一定,有可能你的研究發現了沒有人發現到的,這樣的研究也是可以被接受的。那從When的角度來看,大家都知道運動有助於認知功能,但運動到底要運動多久?強度要多強?這種角度就能從既有的研究中找出新的方向。那反過來說TPSR的反省時間到底要實施多久?是不是其實五分鐘就有效?可以嘗試以這種角度去構思新的研究方向。


七、做研究的經驗越多,發現目標會變得更遠:
最後結語分享給大家,在投稿及做研究的過程中,累積的經驗越多會越發現其實目標很遙遠,因為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可是學的再多複雜的東西、研究步驟等等,最後還是回到原點,你自己認為什麼樣的研究是發自內心想完成它,這對你來說才是非常棒的研究方向,因為你就會把他做的很好,並勉勵大家投稿國際期刊時不要灰心,持續的投,總會有成功的一天。